说到合肥的马路,人们总能想起横贯东西的长江路(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纵贯南北的金寨路、徽州大道等,还有环绕城市的环城路(▼图)、一环路、二环路……
道路总是随着时光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其中便包括了名字的不断更改。那么你知道,他们过去叫做什么名字吗?
首先说一说“安徽第一路”长江路。今天的长江路自西向东分为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西起官亭收费站接合六路,东至肥东县店埠镇包公像附近路口接合蚌路,横跨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肥东县,全长70公里左右。提及他的名字变化就得分三段讲述。
长江中路,过去以三孝口、四牌楼为界,自西向东由西大街(▼图一 上世纪40年代)、前大街(▼图二 上世纪40年代)、小东门街组成。清代县志中记作“小东门大街”、“前大街”、“西门大街”。抗战胜利后,更名为“中山路”(中山西路、中山中路、中山东路)。1955年布告为“安庆路”,不久改为“长江路”(▼图三 上世纪50年代),1994年(一说1992年)定名“长江中路”(▼图四 2019年 百货大楼附近)。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合肥滨湖新区也有一条中山路,而且也在省府大门前,历史总是出现巧合!
2.jpg
长江西路,1952年建成合六(安)公路,1955年布告为“佛子岭路”(▼图一 1956年佛子岭路三里庵段),1958年后改为“蜀山路”,1982年拟名“长江西路”,1994年(一说1992年)正式定名(▼图二 2019年@月半印象)。
5.jpg
长江东路,过去以观德桥、淮南铁路、铜陵路为界,自西向东由尚武街(又名观德桥街)、崇德街(又名买卖街)、三里街、合浦公路组成。1955年布告为“芜湖路”,不久改为“蚌埠路”(▼图一 合肥老地图),“文革”期间一度改为“大庆路”,1982年恢复“蚌埠路”,1994年(一说1993年)正式定名“长江东路”(▼图二 2019年与东一环路交口附近)。说起来,至今在长江东路两侧还有几所“蚌埠路第X小学”。
再来说一说正在申请国家级步行街的淮河路。今天以蒙城路为界,分为淮河路、淮河西路。淮河西路(▼图一),原是菜园和便路,还有一条臭水沟(旧金斗河一段),1954年以后形成街道。淮河路,过去以十字街、阜阳路为界,自西向东由无名街、文昌宫街、东大街(▼图二 上世纪40年代)组成。清代县志中记作“水西门大街”、“十字街西”、“东门大街”。1948年(东大街)更名为“江淮路”,1955年(淮河路桥至蒙城路段)布告为“蚌埠路”(▼图三 上世纪50年代胜利路与蚌埠路交叉口附近),不久改为“淮河路”(▼图四 2019年)。
11.jpg
17.jpg
上文提到前大街,那么有没有后大街呢?当然答案是肯定的。
后大街今天的名字叫做“安庆路”。安庆路还包括过去的寿星街(▼图一 1952年),与前者以县衙(今省博物馆附近)一带为界。抗战胜利后,更名为“中正路”(中正东路、中正中路、中正西路),1955年布告为“淮南路”,不久改为“安庆路”(▼图二 上世纪80年代,▼图三 今天的安庆路 网络)。
20.jpg
如果阅读解放初期甚至更早的合肥地图,你会发现今天寿春路的位置西段是杏花村区域,东段则是几条狭窄小巷。小巷过去以宿州路、寿春二巷为界,自西向东为同春巷、柳木巷(清代县志记作“刘沐巷”)、二郎庙巷。同春巷(阜阳路)以西为东、西杏花村,二郎庙巷(逍遥津路)以东为民居群。1960年规划为“同春路”,“文革”期间一度改为“向阳路”,1982年通告为“寿春路”(▼图一 上世纪80年代 宿州路与寿春路交叉口,▼图二 2018年)。
19.jpg
老城内道路不断打通,老城外也在陆续开辟建设新路。
芜湖路,曾经是南郊土质公路。1955年布告为“巢湖路”,不久改名为“芜湖路”(▼图一 上世纪50年代),“文革”期间一度改为“延安路”,1982年恢复“芜湖路”(▼图二 2018年)。
13.jpg
timg_2_看图王.jpg
南北大路,当然首先要说“北大街”。北大街,北段是今天的拱辰街(▼图 2019年@小狸),南段是今天的宿州路(与阜南路交口以南),清代县志中记作“北门大街”,当地人也称“北门街”,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合肥籍烈士范鸿仙而更名为“鸿仙路”。
31.jpg
对于宿州路(▼图一 1957年)而言,北大街只是其中一段。过去以十字街、四牌楼为界,自北向南由北大街、映典路、南土街组成。其中,映典路是于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合肥籍烈士倪映典,合并四牌楼北街、古(鼓)楼街后更名;南土路,清代县志记作“南门土路”。1955年布告为“宿县路”,不久改为“宿州路”(▼图二 2019年@月半印象)。
1.jpg
有北大街必然还有南大街,合肥老城有三条南街,除了上文提及的南土街,还有小南门街和德胜街。
小南门街,今“滨湖第一路”徽州大道一段。过去老城内以安庆路、长江路为界,自北向南由兴仁里、尚节楼街(巷)、小南门街组成;老城外以芜湖路为界,自北向南由黄山路、青年路组成。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包公,更名为孝肃北街(兴仁里和尚节楼街)、孝肃南街(小南门街)。1955年布告为徽州路(淮河路—南门口)(▼图一)、黄山路(南门口—芜湖路),不久黄山路并入。芜湖路以南路段一度名为“徽州南路”,后改为青年路。1994年,为表彰美菱公司捐资修路的义举,徽州路和青年路合并,并改为“美菱大道”。2006年改为“徽州大道”(▼图二 2018年),同年合肥市全面开启滨湖新区的建设。今天,徽州大道延伸至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终点九联圩,未来还将向南延伸至庐江县。
15.jpg
23.jpg
另一位德胜街,今金寨路一段。过去老城内以长江路为界,自北向由横街、德胜街(▼图一 上世纪50年代初德胜门附近)组成;老城外以芜湖路为界,自北向南由陡岗茶亭、合安公路组成。其中德胜街清代县志记作“德胜门大街”。1955年布告为金寨路(老城内)、大别山路(合安公路),“文革期间”一度改为“大寨路”,1982年恢复“金寨路”(▼图二 金寨路高架@新华网安徽航拍)。当初金寨路南仅到南七里站铁路线或者十八岗,2007年派生“金寨南路”,现已延伸至肥西县花岗镇。
10.jpg
30.jpg
再回北!与宿州路平行还有一条阜阳路。过去老城内仅县桥街(▼图一 解放初的县桥),今阜南路至安庆路段,街北为菜地。抗战胜利后,更名为艺泉南街、艺泉北街(淮河路—阜南路),后改为“祺瑞街”(纪念合肥籍名人段祺瑞)。1955年(老城内)布告为“阜阳路”(▼图二 1977年阜阳路桥),1958年老城外新建“阜阳北路”,1979年并入阜阳路,上世纪90年代改名为“荣事达大道”,2007年恢复(▼图三 2019年与淮河路交叉口)。后来,阜阳北路亦恢复,现已延伸至合肥北城站附近的长丰县五湖大道。
4.jpg
timg _3.jpg
1955年新路:肥西路(旧格物街,今巢湖路)、滁县路(旧老马路、坝上东路,今明光路)、梅山路、滁州路(旧坝上街、河北街)。
图 | 1949年合肥市区图
1956年新路:和平路、大通路、裕溪路、无为路(旧仁爱路,今红星路)、五河路(曾名三河路)、宣城路、明光路、全椒路、繁昌路、来安路、含山路(旧二山门巷、佛照楼巷)、霍山路(旧龚湾巷,曾名永红路,今龚湾路)、太湖路(旧永贞巷,今益民街)、包河路、宁国路、铜陵路、当涂路、庐江路(旧农场巷、洋楼巷、官盐巷)、桐城路(旧南油坊巷)、霍邱路(旧城隍庙街)、屯溪路、亳州路、濉溪路……
合肥的道路要是写的齐全,恐怕一两篇是说不完的,这里仅列举知名的主干道名称变迁以及附录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新道路。不过,以小见大,合肥道路名称的变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更是有力的说明了城市建成区的不断开拓、城市路网的日趋完善!
由于资料的多样性,信息数据较多,且笔者能力有限,文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期望读者粉丝理解并指出,十分感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