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生活 >

赵晋平:不要轻易通过增设新税种来调控海南房地产市场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6-17 08:02:00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原标题:仅有开放政策不够 海南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自贸港方案”)出炉。在服务业开放上,如何才能吸引国际机构愿意落户海南?怎样转变职能适应自贸港建设的要求?未来房地产市场又是何走向?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海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以及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李宇飞。

针对服务业开放这一自贸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赵晋平表示,要真正吸引一些外国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愿意落户海南,仅仅有开放政策是不够的,对海南来说,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未来海南要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海南房地产市场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对于未来政策走向,赵晋平称,未来海南还是需要发展、建设房地产。在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很少使用增加税种作为调控市场的手段,但也不排除未来率先征收房地产税,从而使得被占用的空置存量房流动起来。李宇飞则表示,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曾经历几次大起大落的风险,在海南自贸港政策发布后,历史上海南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风险不会再出现。“未来将结合自贸港发展情况,调整和完善有关房地产政策。”

 谈 政策影响

海南不会对香港造成冲击

新京报:如何看待《自贸港方案》的出台?对于海南取代香港的声音,你怎么看?

李宇飞:海南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主动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场,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被众多的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建设过程中,将主动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充分学习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自由贸易港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搭建连接国际市场与中国大陆的重要经贸合作平台,我们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和人才来海南投资兴业。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积极发挥政策、市场、区位、生态等优势,加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在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合作共赢。从这个意义来讲,海南自由贸易港与香港的定位不同,重点发展产业也不同,应该说互补大于竞争,不会对香港造成冲击。

谈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成败的关键之一

新京报:对于服务业开放,如何才能吸引国际医疗中心、国外的一些大学愿意落户海南?

赵晋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根据《自贸港方案》,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开放正在进行中。海南依靠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加上自贸港特殊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满足了发展医疗、教育等需要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打开大门很重要,如果大门都不开,投资根本进不来。

但如果要真正吸引到一些外国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愿意落户海南,我想仅仅有开放政策是不够的,对海南来说,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投资自然来了。就好像家里的大门开得很大,但如果门内的环境脏乱不堪,一看里面环境不行,客人可能也不愿意进来了。

新京报:在营商环境上,海南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或者提升?

赵晋平:从2018年建设自贸试验区开始,海南对标世行的评价体系,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可以说海南在推进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海南的营商环境目前确实和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地区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比如在便利企业注册方面的公共服务上、基础设施方面、人文环境方面等。以一家外资企业来海南投资为例,外资企业高管可能要解决孩子读书、家人就医的问题,海南能否建立起和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水准的教育、医疗机构呢?营商环境的建设和全面开放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全方位的开放,各种各样的服务一应俱全,才可以为任何一个企业或者投资者及其家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营商环境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总之,目前海南的营商环境和新加坡、美国、韩国等国家确实存在比较大差距,而且营商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海南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宇飞:近几年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排名大幅度提高,能否建设好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成败的关键之一,海南自贸港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两年多来,海南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投资“单一窗口”,设立海南经发局等法定机构,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等,海南的营商环境已明显改善。

在法治化方面,推动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进程,充分行使经济特区立法权,立足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制定经济特区法规。

在国际化方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制定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海南国际仲裁院、海口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将不断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在便利化方面,更加突出贸易和投资便利。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等制度,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沈晓明省长提出,我们在优化海南营商环境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公平、透明和可预期。所谓公平,就是内资和外资一个样,国有和民营一个样,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一个样,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一个样。所谓透明和可预期,就是这个事儿能不能做、怎么做,政府要做到标准透明、程序透明、路径透明,这样才能够使得市场主体感觉到过程可预期、结果可预期。二是摆正政府和企业的位置。强化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理念,营商环境好不好,政府说了不算,领导说了不算,甚至评价体系本身说了也不算,企业说了算,企业家说了算。

谈 职能转变

“小政府、大社会”应是深化改革方向

新京报:海南省政府如何转变职能适应自贸港建设的要求?

赵晋平:要求海南省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点在《自贸港方案》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和明确的部署,包括打造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同时,要对标国际最先进的规则,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服务的自由便利的流动。为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政府必须按照法治化的要求,事事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提高治理水平、公共服务的效率等,实际上这和这几年一直推行的放管服要求也是一致的。

新京报:政府要以法治化、市场化作为基础、减少行政干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是海南省政府改革的方向?

赵晋平:“小政府、大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肯定也应是海南省政府机构深化改革的方向。在自贸港的建设上,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公共服务,其他的市场经济活动在法制基础上都应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自贸港是特殊的功能区,承担着深化改革这样的重大历史使命。从深化改革的力度和推进水平上,海南自贸港在深化改革方向上要领先于内地。因此,海南自贸港在经济方面功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取得新的、真正的突破——要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的基础上,去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谈 金融开放

初期可能将实行分账户监管模式

新京报:《自贸港方案》中,金融开放部分引发关注。市场尤其关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国际化方面的具体安排。你如何看待未来海南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上的尝试?

赵晋平:金融开放和货物贸易、投资的放开也不完全一样,因为金融开放特别容易带来一些系统性的风险,而我们现在还缺少防范风险的足够能力和条件。因此,目前阶段的金融开放的重点还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贸易、投资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业务,我们就通过开放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服务。当然,下一步要逐步推进金融业务本身的开放:一个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海南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初期可能实行分账户监管的模式,把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进行适当的分割。比如,内地居民到海南去开的账户,依然要遵守国内现有的金融管理体制和资本项目管理的要求,不能直接和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去打通。但如果内地居民在境外有收入,可以允许居民再设立一个离岸账户,可以和国际金融市场直接对接,这一离岸账户里,可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我们现在提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长远看,在岸账户和国际市场之间的防火墙会逐步的减少,甚至最后取消。但这个过程要分几步走、要花多长时间,这要在发展自贸港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估,同时加强和提升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监管水平。

谈 面临挑战

人才仍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的短板

新京报: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宇飞:人才仍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核心短板。海南在1988年从广东一个行政区分出来设立的一个省,所以海南的人才基础还是薄弱的,更是一个发展的瓶颈。

我们制定了到2025年“百万人才进海南”的行动计划,目的是要大力吸引人才。这两年来,已经超过10万人到海南就业创业。一是愿意来,有干事创业的平台;自贸港政策公布以后,独特的政策优势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海南就业。二是留得住。一系列优惠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最近我们推出了4万多个向全球招聘的岗位,年底之前还会再推出,目前有几十万海内外的人才踊跃报名。

另外,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各个部门对海南的大力支持,这两年通过选调、调配,从省级班子、厅级班子到县市的班子,大概有几百名干部到海南任职或者挂职。

最后,注重本地人才作用的发挥。一是送出去培训。我们到国外培训的、中央机关培训的现在每年都安排几百人。二是加强本土培训。我们还表彰了海南的名家、英才、工匠、乡土人才,激励本土人才进一步发挥作用。

谈 房产走向

不要试图通过增设新税种调控房地产

新京报:在建设自贸港过程中,海南的房地产市场会怎么发展?

赵晋平:首先,海南在房地产发展上有过教训,即当一个地方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房地产时,这个经济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在海南整个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会始终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处理好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是海南发展房地产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问题。

第二,海南之前出台的很多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不太成功,现在只能采取严格的行政手段管控房地产市场。但未来海南还是需要发展、建设房地产。随着大量人才涌入海南,需要建设一定的住房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刚性需求。同时,用于酒店、公寓类的商业性房地产的需求也将是非常巨大的。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未来海南房地产的供给到底以什么方式为主呢?海南房地产的供给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一是对具备条件的刚需人群,提供商品房;二是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现在海南房地产的建设总面积明显超过实际的需求,有相当大量的空置房,房子的利用率很低。如何利用好当前巨大的存量房,可以做很多的文章。

第三,我想强调的是,海南改革的方向是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税种越少越好——除了少数的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满足城乡建设和教育发展所必需的税收之外,不要再轻易增加新的税种。比如,不要轻易通过增设新税种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未来在海南率先征收房地产税,从而使得被占用的空置存量房流动起来。

总之,如何真正实现房住不炒这一目标,是未来海南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在未来海南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体系中,通过市场化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大体平衡。

李宇飞: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曾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的风险,在海南自贸港政策发布后,历史上海南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风险不会再出现。严格执行限购、限贷、限转让等一系列政策,坚决遏制各种炒房炒地等投机行为,多措并举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促进海南经济转型发展,为自贸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要素保障。海南将通过发展市场化商品房、市场化租赁住房,满足省内居民多层次改善居住需求和省外居民旅游租赁住房需求;通过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度,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通过发展安居型住房、人才房,满足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的基本住房需求。未来将结合自贸港发展的情况,调整和完善有关房地产政策。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