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梅若
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出门不带实物现金。不过,与此同时,实物现金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的总体现金需求依然较大。2021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达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如何理解实物现金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哪些群体最偏爱使用实物现金?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确保流通现金的安全卫生?残损人民币怎么处理?
2月21日,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在两家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召开的座谈会上,围绕上述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的最新情况进行了介绍,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王良分别介绍了工行、招商银行现金服务相关工作。
我国现阶段仍存在
较坚实的实物现金需求
数据表明,当前我国总体现金需求仍然较大。移动支付盛行的背景下,M0仍在增长。在人民银行看来,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内生需要、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以及传统习惯等基本国情相适应。
“这也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范一飞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金服务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宏观层面,国民经济增长对现金需求增长起到了支撑和拉动作用。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现金投放高位运行的基础。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持续推动市场利率下行,促进了现金净投放增长。
中观层面,部分发达地区由于民营经济繁荣、小微企业活跃,现金需求始终较为旺盛。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吸引农民工本地就业,其现金投放快速增长。此前,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也加快了当时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货币化速度,助推当地现金投放。一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地区,现金支付稳定可靠,更受人民群众欢迎。
关键词: 现金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