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生活 >

地方科技投入须做好“四则运算”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 2022-03-30 06:49:56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智库观点陈伟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各地如何投入和形成特色?关键是做好“加减乘除”。

做好加法。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06年的0.3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42%上升到2.44%。“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年均增长7%,在经济减速增长背景下,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说有难度,应多措并举。地方要保持恒心和耐心,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悉心呵护“创新火种”。除继续争取中央科技补贴外,创新央地合作机制同样重要,如联合国家部委、大院大所成立“联合科研基金”。如果说政府科技投入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前瞻性,企业科技投入则具有实用性、效益性和灵活性。截止到去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已超过3/4,能否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十分关键。各地可借鉴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模式,引入以应用交付为导向的实施方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按照“企业出题、张榜挂帅、能者破题”方式推动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还要做好创新文化的加法,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补好创新文化和诚信的钙”。

敢为减法。在科技投入增长受限情况下,如何服务创新发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做实减法就变得日益重要。摒弃过去“大水漫灌”或“撒芝麻盐”做法,坚决砍掉“人情项目”“养人项目”,持续优化增强政策的靶向性和操作性、实效性,以“四个面向”为指引,集中资金和资源办好大事儿。优化科研环境,坚持效率效益,坚决把“法无禁止即可为”作为根本准则,“对该办能办的事痛痛快快去办”,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开会解决。切实落实创新主体自主权,借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中科先进院、西安光机所先进经验,推动新一轮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和开放创新。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特别是坚持结果导向,赋予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

聚焦乘法。要从长期性、全局性、多角度看待创新投入成效,有效发挥创新投入的“乘数效应”,做好融合创新大文章。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四新经济”涌现局面。推动主体融合,探索创新联合体培养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的深度协同。推动要素融合,推广中关村、张江、东湖等地典型经验,构建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推动学科融合,组建一批交叉学科平台和联合实验室。推动区域融合,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为制高点,打造区域创新网络。同时,借鉴各省区市全面创新改革先进经验,聚焦重点学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推动全国的学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国际融合,利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调动地方积极性,吸引全球创新人才和资源汇聚,形成一批中国策源的科创共同体。

善做除法。科技投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区域科创特色能否真正形成,关键是完善任务分解机制,做好“除法”文章。任务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大局观,以国家科技创新的大战略为指引,形成解决系统性问题的合力。坚持科学分解,尊重科技创新内在规律,合理切分任务边界,加强任务协同。要坚持“责权利统一”,更加注重结果导向,优化考核评价。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词: 四则运算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