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关键材料、重要产品运输通畅,“一企一策”“一链一策”精准帮扶,协同上下游打通堵点卡点……近期,各地各部门聚焦稳产业链供应链,采取一系列举措,在全力保障一线企业生产,畅通经济循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传递出稳住工业基本盘的强有力信号。
在上海嘉定区的安波福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忙碌运转,一个个汽车连接器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下来。这家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产能的30%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地。
“此轮疫情以来,安波福位于嘉定安亭的智能化工厂一直没有停工。”安波福连接器系统中国区总经理沈国樑告诉《》记者,企业的2500多名员工中,有1700多名员工开启了吃住在工厂的封闭运行模式,优先保障急单的生产。“虽然遇到了物流跨省运输、防疫物资采购等问题,但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举措,保障原材料、必要的生活用品供应,我们也提前和供应商进行对接,保障核心产线不停工。”沈国樑说。
近期疫情波及我国多个省份,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键”。在抓好抗疫工作的同时,从部委到地方纷纷采取系列举措,尽最大努力保持生产线不停。
——抓畅通,保运行,协同上下游打通堵点卡点。连日来,工信部密集调研部署,明确“全力保障重点医疗物资、重要生活物资、农资化肥和基础工业产品等的生产供应”“加强物流运输和要素保障协调,打通堵点卡点,保障关键材料、重要产品运输通畅”等多项要求,全力抓好企业稳定生产和供应链衔接顺畅。
对于物流这一关键环节,山东、江苏、广东等多地成立由工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的机制,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做好跨省跨市人员流动、物流运输等工作。
——保供应,稳生产,多举措精准发力惠及一线企业。合肥提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为企业纾困解难,畅通物资与运输流通渠道;云南盯紧抓牢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基础产品生产的能源保障,保障化肥企业原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广东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预警机制,加强问题分析研判,积极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处置潜在风险……
“尽管当前受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发等影响,产业链固链稳链的难度增加,但我国完整产业体系和齐备配套能力优势明显,这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有利条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曹茜芮对《》记者表示,当前央地联动有效保障了一线生产的运行,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让企业坚定信心,应对疫情的冲击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压力面前,一方面,成千上万链条相互支撑,守住了稳链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多个环节守正出新,创造了强链的新动能。
制绒、扩散、丝网、分选……走进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有序挥舞,IGV智能小车来回穿梭,一片片生产好的电池片正离开生产线,准备运往下游公司组件。
“我们和下游公司同在一个工业园区,电池片生产好后,立马就能到达他们的生产线,这样的生产效率,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告诉《》记者,通过利用成都已经形成的产业链优势,形成吸附效应,晶硅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在环成都经济圈实现协同发展。
这是成都“建圈强链”落地的一个缩影。和成都一样,不少地方以产业集群为支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江西日前发布《江西省推动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工作机制》,提出每条产业链打造2至3个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串珠成链、互联成网的网状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广东将全面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不仅如此,从聚焦重点,加大力度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通过链长制等举措,以“链式思维”深化强链补链,再到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培育“系统”上的优势……统筹“补短板”“锻长板”,近期包括安徽、广西、湖南等地相继出台因地制宜的举措,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既要立足当下,落实好畅通产业链、促进工业稳增长的系列举措,又要放眼长远,依靠创新驱动,扎实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工作,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对《》记者表示。
盛朝迅说,从短期看,需扎实推进能源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强化对制造业融资、用工、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从长期看,要进一步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拓展多元稳定供应渠道,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在曹茜芮看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大、潜力足。要注重生态的打造,促进产业能级的提升。聚焦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塑造一批产业链长板,增强发展主动权。推动生态主导型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和稳定配套联合体,形成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关键词: 稳链强链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