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达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
外贸向来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可以从一个国家的外贸进出口成绩单中窥见。
(相关资料图)
在国际地缘政治竞争激烈、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外贸规模突破40万亿元,充分证明过去一年外贸顶住了压力,显示了强劲的实力和韧性。
外贸总量之外,品类的扩展尤为可喜。
从品类来看,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9%,机电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2.5%。这是我国外贸的传统优势领域。
2022年还出现了新的现象,即绿色低碳产品日益成为出口新动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的全年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7.8%、86.7%和82.2%,增速格外亮眼。表明外贸的质量也在提升。
但我国外贸也并非高枕无忧。数据显示,中国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四季度这一传统外贸旺季似乎也没有“旺起来”。
2023年,对中国外贸人来说,全球经济疲软以及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所带来的外需走弱无疑是最大的考验。
前不久,世贸组织(WTO)报告,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远低于此前预测的3.4%,这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未来全球巿场,蛋糕没有显著变大,但分蛋糕的人可能会增加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贸如何挖潜?
一是稳外贸的政策需要继续发力,要特别注意发挥好民企的作用。
近年来,着眼于外贸企业的各种困难,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外贸措施。2022年我国民企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提升2.3个百分点,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可见稳外贸政策的效果明显。
给企业稳定的预期,相关政策需要有连续性。
二是努力拓展朋友圈。众所周知,欧美向来是中国外贸的重点区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贸需要加速拓展朋友圈。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0.8%。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
接下来,还要继续发掘RCEP生效带来的红利,积极拓展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
三是寻找新的增长点。
电动汽车、光伏、电池出口增长已经是2022年的外贸亮点。2023年,在全球碳中和大潮下,能否通过我国企业的技术迭代更新带动新能源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值得关注。
在RCEP框架下,未来一个时期,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汽车零件、存储设备等产品可以享受较大力度的关税优惠。因此专业人士预判,由于国内相关产业链自身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2023年我国此类产品对东盟出口有望持续增长。这是相关企业在2023年的一大机遇。
而对外贸企业来说,不论国企民企、规模大小,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恒久的主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风险,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