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讯(记者曾蔷)国家统计局于昨日发布数据,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我国GDP同比增长3.0%。
(相关资料图)
展望2023年,在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目标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如何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为发力重中之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发声表示,将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据央行公布数据,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多增7.94万亿元。从宏观来看,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但需要强调的是,“最大可能转化”并非鼓励居民不理性消费,这种看法混同了宏观和微观,尽最大可能转化并不是要求“分光吃净”,居民储蓄也可以被金融机构转化为投资,从而拉动经济。
业内专家表示,在2023年投资和出口都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消费面临的外部制约相对较小,对于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金融要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必然需要加大对消费的刺激力度,应通过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降低消费贷等居民借贷成本、完善住房金融服务等多方面支持消费扩大内需。
“超额储蓄”为何出现?
回望2022年,我国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对整个消费市场形成的冲击较大。另外,居民消费意愿也在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
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同时,2022年我国居民部门积攒了近8万亿元的“超额储蓄”。央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多增7.94万亿元。
此外,2022年12月27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2022年,存款尤其是居民存款快速增加,这种情况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疫情反复冲击,居民就业收入受影响,对未来预期悲观,消费行为更加谨慎,主动增加存款。其次,疫情影响下,服务类消费等部分消费场景受阻,客观上限制了居民消费,同样增加存款。再次,2022年资本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理财产品两次出现破净潮,居民投资更加谨慎,赎回投资理财产品增加储蓄。最后,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居民购房消费不足,也增加了存款。
不鼓励非理性消费
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其重要性无需赘言。随着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上,“超额储蓄”以及超额储蓄是否能推动形成报复性消费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发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2022年,社会心理预期、发展信心也将出现明显改善,消费市场有望逐步恢复。
从宏观来看,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但当前业内有一种误解的声音认为,这是鼓励居民不理性消费、把钱花光。
娄飞鹏指出,这种观点是孤立、静态地看问题而缺少系统思维、动态思维,将微观问题简单叠加为宏观问题也存在合成谬误。从宏观经济看,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投资、消费、净出口,将当期总收入尽可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有助于通过理性消费、有效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更好循环做大经济总量,最终稳定经济增长。
同时,业内专家强调,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收入,因此,当居民集体减少消费时,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倒闭,群体性失业增加,从而也就没有了收入。
“从宏观经济循环的角度看,居民消费增加意味着对企业产品服务需求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扩大投资需求,为居民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大收入来源,进而有助于居民扩大消费,最终在生产和消费上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实现稳增长。”娄飞鹏进一步表示。
金融需精准发力支持消费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血脉,需精准发力支持消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发声表示,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将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月13日,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金融要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必然需要加大对消费的刺激力度,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支持消费扩大内需。第一,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加大对重点领域消费的金融支持,推动消费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为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第二,保障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降低消费贷等居民借贷成本;第三,完善住房金融服务,包括支持长租房市场建设、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等,从而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改善房地产以及其相关上下游行业的需求。
娄飞鹏则表示,首先,金融部门要做好支付结算服务,尤其是我国电子支付水平领先全球的情况下,各类消费更多是通过电子支付来实现,因而需要做好支付结算服务以更好的服务消费。其次,金融部门需要重点做好消费信贷服务,居民购车等大宗消费往往有贷款需求,增加大宗消费也是扩大消费的有效措施,金融机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满足居民大宗消费过程中衍生的合理信贷需求。同时,在信贷支持消费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围绕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提供重点支持,引导消费结构优化,从而让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再次,金融机构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与机构合作等方式搭建消费场景,构建消费生态,通过更多的数字金融服务提高居民消费体验满意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