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连润
【资料图】
“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优化服务“简”出效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多地促发展的重要抓手。
专家表示,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各地通过落实降本减负惠企政策,优化税收环境,为企业降本减负;通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为企业降本减负
减税降费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先手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山东滕州恒祥纺织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纺棉、纺纱。公司负责人郭耀中告诉记者,公司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去年实施的增值税减免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四川省日前明确,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此外,多地明确加快落实退税减税政策,用“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浙江提出及时足额落实降本减负惠企政策,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江苏提出阶段性缓缴工程质量保证金,减半收取住宿餐饮业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费用等。
除减税降费外,不少地方还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河北提出,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落实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上海明确,持续深化加大信贷风险补偿力度、实施中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贴息贴费、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等政策。
优化政务服务
今年初,长江流域首个“全航运要素、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智慧化航运政务服务大厅在安徽芜湖投入试运行。
压减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优化政务服务举措,成为多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其中,一站式、一件事、一证通办……“一”成为各地“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数字。
北京提出,优化企业准入、准营、注销等事项办理流程,推出更多“一证通办”事项和“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浙江明确,今年将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推动全省全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通办”。
“让市场主体享受主体地位,让政务部门回归服务本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江苏省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惠山分局四级调研员许大伟表示,主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的举措,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最大程度便利外商投资,也是多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山东提出,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采取快捷通道、“一对一”专班服务等方式,为外商到鲁投资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安徽提出,营造吸引外资良好环境,全面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高标准落实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原则,强化金融支持,支持外商投资创新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举措将为外资打开“三重机遇之门”。
关键词: 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