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令市场期待的1月信贷“开门红”终于落地,而且信贷总量和结构均超过预期。
(资料图)
央行日前发布2023年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1月信贷增长如期实现“开门红”,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社融增量规模显著回升。
那么,1月信贷开启“狂飙”模式有何原因?1月企业信贷迎来“开门红”,居民信贷缘何低迷?
信贷“狂飙”背后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其中包括贷款、企业发债券、政府发债、股票融资、非标融资等多项构成。
这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如果说社融规模增加,意味着市场资金的增加,那么信贷数据大幅提升,则代表着市场信心的恢复。
从信贷整体结构来看,处于“企业借钱、居民观望”的态势,企业部门是新增贷款的“主力军”。单从对公贷款的结构数据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的新增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创下有数据以来新高。这与去年1月新增贷款依靠短期冲量的特征形成反差,给予了市场更多的信心。
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而当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则增加了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单月信贷历史新高。
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哪些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用?
春节期间消费率先走暖,1月官方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证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
政策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央行信贷座谈会鼓励银行靠前发力,多地“新春第一会”定调全力拼经济,加上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加快落地,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地产政策接连放松等,都对稳信贷发挥了关键作用。
显而易见,1月信贷社融全面走强,得益于宽信用政策的持续推进与疫情消退后的需求回升,充分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见效与企业预期的好转。
客观审视数据,当前经济总体肯定在回稳向好,但也要重视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为后续经济加快复苏提供关键动力。
居民信贷缘何低迷
在经济回升和政策支持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1月信贷供需两旺,当月新增贷款总量创下历史新高,企业贷款结构继续改善。整体上看,信贷数据和社融数据都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其背后反映的是,开年以来,国内各地自上而下拼经济的大氛围下,银行业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为各地拼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得到金融活水浇灌的同时,市场信心亦逐步提升。
而认真分析,也会发现亮丽的数据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部分。在楼市持续低迷影响下,1月居民贷款表现仍然较弱。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减少5858亿元,整体仍待修复。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受益于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消费活动旺盛,以及银行优惠活动,消费贷和信用卡表现稍好,但不少企业春节前发放年终奖可能使得个人偿还信用卡贷款及消费贷增多,导致1月居民短贷数据整体不高。
而居民方面,融资意愿不强,储蓄存款出现增长。
1月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6.2万亿元,同比多增7900亿元。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春节时期年终奖的发放导致居民存款增加。但从中长期来看,居民信心的提振仍然至关重要。
温彬表示,分部门看,对公贷款仍为主要支撑,零售贷款整体偏弱。伴随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加快投放、保交楼和优质房企贷款支持计划加码、碳减排和设备更新改造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落地,在政策性银行和国股银行“头雁”作用拉动下,1月对公贷款和对公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也指出,从结构来看,1月信贷仍延续“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可以看出,1月企业贷款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期限结构也继续改善,这一方面源于经济回暖背景下银行风险偏好回升,另一方面也因监管要求银行“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银行在政策面引导下也有意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拼经济”意志已传递给银行和市场
一季度一般被认为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今年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近年来,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在信贷的大力支持下,稳经济各项举措加快落实,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全国多地新春“第一会”释放出的“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旨在强调政策要靠前发力,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和力争今年首季度经济的“开门稳”。
透过1月份的金融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中长期贷款开始增多。这表明企业贷款意愿在上升,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回暖。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说明助企纾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显效,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领域支持,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贷的“开门红”,社融规模的超预期,都为经济内生融资需求的回升开了一个好头。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恢复,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动力强势充沛,企业内生动力持续释放,中国经济逐渐重启并加速复苏,完全可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