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下,新业态劳动者与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建议修订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将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强制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畴。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保工程师苏荣欢建议修改和完善劳动法,在劳动关系认定的基础上,增加“不完全劳动关系”用工类型,并明确根据双方实际履行情况认定劳动关系,建立基本工资、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
代表们的建议都是立足完善保障,而且期望以符合多方利益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用苏荣欢的话说就是:既要防止牺牲新业态经济发展的“过度倾斜保护”,更要避免忽视从业者合法权益的“短期效益”。要兼顾各方利益,在推动政策改变前,就要看清各方的利益和诉求点。
新业态容纳了大量灵活就业人员,这种工作看起来都不太稳定,双方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除了工作特性带来的相应便利外,显然还有其他考虑。
站在企业角度看,和平台所有的灵活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显然不现实,原因很简单,此举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新业态之所以发展得很好,除了社会需求的刺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都是轻资产运营。无论是外卖平台还是网约车平台,企业的主要工作只是把平台做好,同时完善好各种规则。至于在这些平台上工作的灵活就业者,与平台的关系并不密切,日常的工作规范都是靠规则约束来实现。
一旦改变这种关系,比如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稳定平台上的就业人员。以外卖平台为例,其实这类平台在稳定从业人员方面是有一定动力的,毕竟各个平台竞争激烈,平台必须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能提供稳定的服务,才能维持自身的竞争力。所以我们看到,目前有的外卖平台提供多种工作方式,除了纯粹的兼职骑手,还有部分专职骑手,这些工作人员会和平台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另外,还有一些骑手会和平台签订短期协议,按照规定时间出勤。平台企业之所以提供多样化的劳动模式,就是为了在运营成本和服务稳定性上获得平衡。要完善就业者的权益保障,平台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维持这种平衡。
而站在灵活就业者角度看,能够得到社会保障当然很好,尤其像医保,这是用得到、看得见的基础社会保障,关键是这种保障需要支付多少成本。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们和平台的想法是比较接近的,尽管各自想法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代表们显然是看到了各方的心态,尤其在处理平台和就业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方面,都倾向于审慎探索。部分地方在制度探索过程中其实也有这种倾向。为了维护灵活就业者的权益,目前有的地方推出了专门政策,社保缴费基数在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基础上打四到七折,而且政府还会提供大部分的社保补贴,最终落在参保人员身上的经济负担在500元左右。各地经济状况不同,未必都有动力和能力以类似方式完善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倒是可以考虑先易后难,把最基础的那些保障比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先做起来,毕竟这类保障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共识。 □ 绿波
平台经济企业全国人大
记者
关键词: